Skip links

【非池中報導】Asha Kama的《行雲鎏光》 不丹當代藝術之父大展

藝術此事本身,即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無限可能性。不同使命的藝術家,自然也就造就了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。被公認為不丹當代藝術起始點的Asha Kama,即是帶著一份上天賦予的任務進行著他的藝術創作。與丹之寶畫廊合作,在台灣舉辦了首次海外個展《行雲鎏光》。Asha Kama將佛國不丹不受世俗沾染的宗教藝術與當代美學揉合,呈現出了力道渾厚的形式與主題。透過一幅幅的作品呈現,傳遞了一種開闊坦然的良善意念。

曾多次被聯合國評定為「全世界最幸福國度」的不丹,在不丹語中意即雷與龍之地,位於喜瑪拉雅山側與中國、印度接壤。舉國信仰著深植日常的藏傳佛教,並且保留著皇室、實行君主立憲政體。現任國王吉格梅·凱薩爾·納姆耶爾·旺楚克(Jigme Khesar Namgyal Wangchuck)於2006年即位,是旺楚克王朝第五代君主。因應著國際情勢的衍進,不丹近二十年間正陸續走在傳統堅持與接軌世界並進的旅程之中。

Asha Kama,《Presence I》,2018,Acrylic on canvas,151×151 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Asha Kama是不丹第一代赴西方世界留學的藝術家。啟蒙於父親的Asha Kama長年浸潤於佛教唐卡藝術,對於宗教繪畫的規制與技法具有深切的經驗體悟。而在公費赴英國肯特郡藝術與設計學院(Kent Institute of Art & Design)深造期間,潛心汲取著歐洲美學思維與當代藝術的脈動,並且一步步地嘗試創作「新型態的當代宗教藝術」。

Asha Kama,《Bringer of Light (Past Buddha)》,2019,Acrylic on canvas,152×152 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學成歸國後,Asha Kama在飽受質疑與挑戰的逆境下保持著積極樂觀,終於在1998年一手創辦了VAST藝術中心(Voluntary Artists Studio, Thimphu),開啟了不丹藝術發展史新的篇章。VAST在首都廷布展開了指導青年藝術家、提供美學平台、推廣當代藝術等工作。奮鬥至2010年,Asha Kama已經獲得了不丹各界的肯定,數件作品受到了不丹皇室的收藏,個展畫冊由皇太后親自寫序,並且獲得了國王授予最受人尊崇的國家勳章(金牌)。

Asha Kama,《Presence II》,2016,Acrylic on canvas,119×119 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能夠獲得一個相對保守國家的皇室認可,Asha Kama的藝術除了定錨了不丹藝術的新起點之外,作品本身的底蘊必然也具有相當的可看性。個展名稱《行雲鎏光/Lingering In Gold》意指著「悠遠緩慢地思考以及人性中良善的潛力」,可以視為Asha Kama現階段對於佛法的追求與體悟。隨著感知四個不同子題「佛陀」、「轉經輪」、「金剛法舞」及「曼荼羅」它們各具意義又環環相扣。Asha Kama不單單透過藝術自我實踐,也同時引領著觀者們一同經歷一趟自我省視之旅。

Asha Kama,《Yoepami Prayers》,2018,Mixed media on canvas,99x99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發願畫出千幅佛像的Asha Kama(發願至今完成125幅),在這趟將佛法轉譯為視覺藝術的千佛之旅中,在【佛陀】系列裡忠誠地畫出了自身對於佛的理解。對於Asha Kama而言「佛並不是那麼神聖且遙不可及的存在,而是如同心靈導師般常伴左右的信心」。一筆一畫描繪著心中的佛,面對佛法與內在意識,Asha Kama保持著謙卑地而充滿希望的態度,持續探詢著對於佛更深刻的理解。也不斷地在傳統唐卡與當代美學中,追求屬於藝術家自身的平衡。

Asha Kama,《Future Buddha》,2019,Acrylic on canvas,151x98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Asha Kama所繪的佛像中,在傳統唐卡完成後就會消失的「度量規線」被保留了一部份下來(起因於留學時期接受數位繪圖軟體的影響)。畫具操作與手掌推磨的交互運用,讓畫面的層次肌理與透明感堆疊出了豐富的層次。而拼貼在畫面中的經文,竟是具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、卻險被火災燒毀的珍稀拓印(搶救下來後經過謹慎處裡)。這些在當代藝術中不算少見的手法,對於傳統的不丹藝術界卻有如平地驚雷般讓人驚心動魄。而Asha Kama的藝術可貴之處之一,即是在多元形式之下,不失初衷的信仰脈絡。讓觀者在品味形式的同時,也可以清晰地接收到當中的純粹內涵。

Asha Kama,《Prayer Wheel Series V》,2018,Acrylic on canvas,119×119 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身處不丹時處可見的經輪,最常見的是用手來轉動,而運用風力或水力轉動的設計也相當普遍。在【轉經輪】系列中,Asha Kama將經輪「外部刻著咒文、內部裝有佛經卷軸的經輪,轉動一次即帶來一次迴向」的意念以跨越侷限的構圖呈現。在平面的畫布上建構了似靜實動的空間感,和觀者們分享經輪轉動的觸感與聲響。也藉由這樣的視覺組成,再現了Asha Kama對於「懷抱善念、心誠則靈」的體悟。證明了信仰不再需要框限於形式,而是可以有更開闊的方式實現。

在本展中最具抽象表現氛圍的【金剛法舞】系列裡,Asha Kama將不丹的代表舞蹈「黑帽舞」做了空前的詮釋。在傳統的規制中,這齣高速旋轉軀體的舞蹈具有骷髏、人形、火焰、梵文等等五彩繽紛的符號,同時有著抹殺惡者的意念。但Asha Kama則是以創新的視角,敘述著「除去一個巨惡並非達到善的全部途徑,人們應該持續修行、自我淨化,才是更適當的追求真理之道」。此一系列中,Asha Kama奠基於故鄉文化,運用傳統與當代、具象與抽象、萬物與自我、身體與意識等等印襯,鋪陳出了自身對於修行軌跡的理解。

《行雲鎏光》裡最為嚴謹而瑰麗的【曼荼羅】系列中,鋪陳著最明確的細節刻畫。在《Long Life Mandala》的圓心位置是以「長生佛」的梵文圖騰作為起點,描繪了藏佛教對於長生佛宮殿的設想(俯瞰視角)。方形宮殿中心向外,依次是長生佛座下的蓮花、五行的象徵配色、宮殿建築、東面朝上的四座殿門、祝賀佛陀成道的鹿、花海、風火土水四大元素的循環以及最外圍的無垠宇宙。而拚貼在畫面中的經文,朝四周發散也對著中心聚攏。不僅僅是呈現了不丹傳統的宇宙觀,也呈現了Asha Kama對於經文的感知。

Asha Kama,《Mandala of Long Life》,2018,Mixed media on canvas,121×121 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Asha Kama,《Dragon》,2018,Acrylic on canvas,122x92cm。圖/丹之寶畫廊提供

懷抱著信仰而以自由的心生活著,Asha Kama的藝術充滿了活力與關懷。在《行雲鎏光》四個子題之外,特別將象徵著不丹精神的祥龍布置在展場最醒目的位置之一,著實讓觀者目光為之一亮。由如此可親的作品,可窺見Asha Kama對於國家認同的執著和人格特質中的童心,也可以感受到一種成熟而純真的處世之道。

《行雲鎏光》展場實紀。圖/非池中藝術網攝

或許是因為懷抱信仰,或許是因為上天賦予的天性,欣賞Asha Kama的藝術即使不完全瞭解其中的符號元素,依舊能讓觀者們感受到溫潤的生命力。輕聲地提供了觀者們純而淨安適的反思,同時證明了諸多漸漸不被人們提及的良善價值依然具有力量。宇宙中每個生命修行的方式不同,經歷與途徑總是百轉千迴。但或許諸多的困頓或磨難都是學習與「自己相處」的過程。《行雲鎏光》作為丹之寶畫廊的里程碑,與觀者們分享了一種超越信仰的生命型態。無論對其文化是否熟悉,總是可以感知到一份共鳴。

更多不丹當代藝術請進這裡

更多丹之寶畫廊訊息請進這裡


【行雲鎏光 Lingering In Gold】
Asha Kama―First Overseas Solo Exhibition in 2019
展期:2019-03-23 ~ 2019-05-20
地點:台北市內湖區金莊路129號5樓(昇恆昌文化廣場)
參展藝術家:Asha Kama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

https://artemperor.tw/focus/2601?page=3

Articles
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