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links

【藝評】不丹藝術家的當代佛畫

文/呂卿

Tintin是一個全能型的藝術家,他的創作包含繪畫、雕塑、影片、插畫、設計等多種媒材,廣泛地思考並嘗試所有能表達其創意與觀點的創作方法。他獨特且創新的思考,意圖翻轉平日習以為常的圖像結構與意義,將唐卡構圖與佛像形體,加入潮流藝術與抽象表現的元素,建構出新潮的圖像風格。在虔誠信奉藏傳佛教的不丹,人民生活中被佛教藝術的各類圖像所圍繞,並對傳統佛像的表現形式習以為─這即是藝術家所欲挑戰之處,他認為人們若過於習慣傳統佛教圖像,反而限制了他們進一步領悟教義的本源。

Tintin創作的獨特之處,即是他混用了現代藝術形式,如抽象畫的筆觸與滴灑技法,以及唐卡藝術中白描及圖騰象徵,二者相結合的成果,卻是帶有潮流及普普藝術的當代氛圍,他自傳統汲取精髓,賦予其當代身軀。有趣的是,Tintin並未採用潮流藝術與普普藝術常見的創作手法,例如挪用、諧擬、拼貼名人偶像或卡漫人物的造型,再加入自我發揮的手筆。他選擇重新理解並溯源圖像的精神本質,並一反其道,空出佛教圖像最具代表性的佛身量體,而改以黑色輪廓線塗繪出佛頭及法相,再以結合抽象畫技法的渲染、潑灑及自由筆觸,將佛身融入背景,並以細緻的白描衣紋飾帶及法器。虛實相映、細密與自由相間的筆觸下,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。他的創作讓觀者透過「不習慣且非尋常」的佛教圖像,引動觀者進一步探詢的意圖,而抽象的背景作為精神性的時空,消融了佛身的量感之際,黑色輪廓線與細緻的飾帶又將觀者拉回實體場域。

在藝術史上有句老生常談,再怎麼傳統也是當時的「當代」,意思是現在用來對比當代的「傳統」或是「現代」等詞彙,回到其盛行之時,都曾是「當代」,反之亦然。這意味著,當代最重要的核心價值,即是與時俱進,甚而超前時代。形式自可以超然獨立,且並非是評斷現代或當代的度量衡。不丹的當代藝術,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。「佛陀有千變萬化的形體,感受更勝於言表。」Tintin身為藝術家與佛教徒,他對佛法的領悟,是結合兩種身分的感知與實踐。他透過創作連結了佛(佛陀、佛教)與藝術(創作)的許多相同之處,生命力、情感以及能穿透人心的能量─藝術予人的感受,以及人從藝術中得到的感動,是其他任何物質都無法提供的。在此,藝術家的創作並非追求純粹精神上、消弭一切物質的境界,而是將精神性賦予部分的感官實體,讓觀者重思千年傳承的當代身軀。

Articles

Related Posts

None found
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