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《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》正在台南美術館展出,圖為訶莎・卡瑪《三十五佛懺:離苦之道 》。
台南美術館即日起至明年1月4日,在台南美術館展出《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》,這是亞洲首次公立於美術館呈現的喜馬拉雅當代藝術,聯展由策展人高森信男規劃。
他集結來自尼泊爾與不丹的4位重要藝術家:尼泊爾藝術家才仁.夏爾 帕(Tsherin Sherpa)個展《識界 COSMOS AND IDENTITIES》,以及不丹藝術家訶莎.卡瑪( Asha Kama)、金寶.旺楚克(Gyempo Wangchuk)與金柏麗(Zimbiri)的聯展《療癒 SHANTI OF HEALING》。
在世界屋脊的群山之間,喜馬拉雅文化圈以其獨特的地理與歷史條件,孕育了深厚的精神信仰與藝術傳統。橫跨南北兩麓與廣袤的青藏高原,不僅是印度、中國與伊斯蘭文明的交匯點,也是佛教與唐卡藝術的重要發源地。
這片神秘的地域遠離海洋,也因此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侵擾,讓世代相傳的傳統得以完整延續,並在歲月的沉澱中孕育出厚實的文化底蘊。在當代全球化與地緣政治的浪潮裡,這樣的文化土壤催生出一批在傳統與當代之間、在文化轉譯與自我認同之間持續探尋新語彙的藝術家。
雙線交織:在傳統與當代之間
展覽以雙線並行的策展架構,呈現該地區藝術家如何在傳統文化習俗、宗教視覺語彙與當代美學之間承接與轉譯,並回應藝術家自身於離散經驗、身份認同與文化傳承的複雜課題。
在喜馬拉雅地區,嚴謹的唐卡繪製技法與佛教宇宙觀長期主導藝術創作。然而,面對快速變動的社會與跨文化交流,當代藝術家亟須重新詮釋這些深植於信仰的符號,並將之置入全球化語境。
1968 年出生於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才仁.夏爾帕(Tsherin Sherpa),其當代創作橫跨歐、 美多地重要機構展出,如紐約魯賓美術館 (Rubin Museum of Art,2025)、維吉尼亞美術館( 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,2022)個人回顧展、德州亞洲協會(Asia Society Texas,2023) 個展等,並於 2022 年代表尼泊爾參與威尼斯雙年展。
他的創作以符號重組與視覺再造為核心,將宗教圖像與當代語言銜接,挑戰神聖性與消費化之間的界線。
▲才仁.夏爾帕《抽象情緒》,2024年
3位不丹藝術家- 訶莎・卡 瑪( Asha Kama)、 金寶・旺楚( Gyempo Wangchuk) 與金柏麗 ( Zimbiri)於名為《療癒》的聯展中,則以繪畫、雕塑等形式相互回應精神性、自愛與宗教文化延續的議題,展現出喜馬拉雅當代藝術的多樣面貌。
▲金寶・旺楚《鏡像1》,2018年
穿行宇宙迷宮:身份、記憶與觀看
透過此次展覽,觀者得以踏入喜馬拉雅藝術世界的「迷宮」:在層層符號與象徵的迴旋之中,穿梭於藝術與文化的交會處,探尋隱伏於文化深處的脈動與感動。
喜馬拉雅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面對的,是歷史傳承與個人記憶、宗教精神與現代感知之間的張力。他們的作品為亞洲當代藝術提供新的觀察視角,凸顯亞洲作為一個多元且內部異質的文化共同體,如何持續承載歷史資源並推進當代表述。
對於位在亞洲重要藝術節點的台灣而言,南美館透過此展覽為觀眾搭建了一座跨越地理與文化距離的橋樑,使觀者得以在作品中感知遠方地域的精神紋理與文化複調;對藝術愛好者、文化研究者、收藏家與公眾而言,這是一次難得的契機,能在同一展覽中直面喜馬拉雅當代藝術 的多重面貌與文化深度,近距離感受這片遙遠地域的文化魅力。
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
LABYRINTHUS UNIVERSI: Himalayan Contemporary Art
時間 2025/09/09 10:00 ~ 2026/01/04 18:00
地點 2館3樓展覽室K、2館3樓展覽室L、2館3樓展覽室M
全文連結: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32/post/202509100078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