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links

【自由時報報導】「宇宙迷宮」啟程!南美館攜手雙清基金會呈現喜馬拉雅當代藝術(影音)

https://youtu.be/IZvV_ZDbJNY

「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」,今日在南美館2館舉行開幕式。(記者洪瑞琴攝)
「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」,今日在南美館2館舉行開幕式。(記者洪瑞琴攝)

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台南市美術館秉持「立足台南、連結國際、共創未來」理念,今年與雙清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出「宇宙迷宮:喜馬拉雅當代藝術」展覽,分別呈現4位來自喜馬拉雅地區重要藝術家的藝術作品,台灣為首站展出,帶領觀眾走進神祕的喜馬拉雅藝術世界。

喜馬拉雅地區因獨特地理與歷史孕育深厚信仰與藝術傳統,是佛教與唐卡藝術的重要發源地。遠離外來影響,使傳統完整延續;在全球化浪潮中,當地藝術家則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探索新的文化語言與身分認同。

才仁·夏爾帕作品。(記者洪瑞琴攝)

今日開幕式,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表示,當「傳統」優雅走向「當代」,往往能喚起內在經驗與情感連結。在不丹,他看到信仰、藝術與生活緊密交織,佛教哲理、唐卡藝術與現代文化巧妙融合,金剛法舞、轉經輪與曼陀羅被重新詮釋,展現古老藝術的新生命。他也提到在紐約魯賓美術館,尼泊爾藝術家將佛像常用的銅鎏金技法運用於當代創作,印證傳統並非負擔,而是一種能被吸收、解構與再發聲的藝術語言。

雙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分享辦展理念。(記者洪瑞琴攝)

雙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分享辦展理念。(記者洪瑞琴攝)

展覽由策展人高森信男策畫,規畫「識界Cosmos and Identities」與「療癒Shanti of Healing」2大展區。其中,尼泊爾藝術家才仁・夏爾帕(Tsherin Sherpa)以符號重組與視覺再造,挑戰神聖與消費化的界線,其個展「識界」完整呈現其創作脈絡。不丹藝術家訶莎・卡瑪(Asha Kama)、金寶・旺楚克(Gyempo Wangchuk)、金柏麗(Zimbiri,不丹國王的表妹),則透過繪畫回應精神性、自我療癒與文化延續,共同展現多樣風貌。

觀眾如同穿行於「宇宙迷宮」,在符號與象徵的迴旋中探索傳統、記憶與現代感知的交會。歐盟大使謝志偉亦出席盛會。

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與館長龔卓軍也指出,本展不僅展現遠方地域的精神內涵,更是藝術愛好者與民眾難得的文化體驗。

全文連結:https://art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5176009

Articles

Related Posts

None found

留下評論